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纪检监察> 工作动态>

反腐倡廉,在身边、在路上——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字号: 2016-11-21 14:38

几年来,“腐败”一词不绝于耳,近期,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陆续播出,引发热烈反响。剧集精炼、直击典型、畅谈腐败,每一集看完都让人深感酣畅淋漓,不禁大呼痛快。

“拒绝腐败、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公铁面无私美名常留、刘墉刚正不阿惩治贪官,与他们相反的还有和珅、李义府等乌合之辈,为世人所诟病。自古以来,“清”和“腐”相伴而生,难争高下。曾经,人们也许会为了生计而忙于奔波,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是否贪、如何贪”;而当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公平公正”成为全社会的基本诉求,党和政府更是把“反腐倡廉”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各类“大老虎、小苍蝇”等,“反腐倡廉”成果显著,振奋人心。一旦腐败,断送自己、伤害家庭, 损害集体、影响社会,得不偿失。

“小官巨腐”浮出水面。海淀区某村会计挪用资金1.19亿,西安某社区主任单笔受贿高达5000万等,无一不触目惊心。“小官巨腐”只是基层腐败的一种类型,还有一些金额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社会影响却不能用金额来衡量,例如私贪特殊人群抚恤金、低保金等,将腐败的手伸到贫困人群身上抢救命钱,恶劣至极,令人愤恨。

“干部腐败”不断曝光。从基层做起的周本顺,一步步成长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受到权力的蛊惑,涉嫌经济犯罪、违反党的多项纪律相当一部分和儿子的生意有关。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追求吃喝,他枉顾纪律、顶风作案,为了吃喝挖空心思逃避监督,“矿泉水瓶装茅台”的事情在网上被热议,既可笑,又无奈。“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面对拉拢他的人所提出的经济诉求,张建津只有用国家和人民赋予他的权力为其开小灶、留后门,进行着看似“双赢”的违法违纪交易。

从个人和家庭层面来说,腐败使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曾经付出的所有努力功亏一篑,最终落得断送大好前程的下场,“如何面对世人的指指点点”更是成为他们留给家人的难题。腐败,是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亲人不负责。

从集体和社会层面来说,五光十色的生活常常迷人双眼、源源不断的金钱总是扰人心智。每一位党员干部代表的不只是个人好坏,更是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一旦腐败滋生、曝光,将严重影响集体在社会上的公信力和权威。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当做重点工作全方位狠抓落实,从“八项规定”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无一不为反腐工作提供有力武器,“防腐拒腐”成为悬在党员干部心中的一根标尺和一把利剑。然而,总有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顶风作案,企图在利益和纪律之间寻找平衡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求的是按劳分配、社会公平,任何阻碍社会公正、挑战社会主义本质的行为都将全国人民摈弃,向腐败靠拢,就是向法纪、向党和国家、向广大人民宣战。

“反腐倡廉”是口号,是条例约束,是法律惩治,是全党共建,是群众监督,是每个人必须牢记于心的准则和化为行动的实践。反腐倡廉,永远在身边、在路上。

责任编辑: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