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徐圩港口控股集团码头公司锚定产业服务港的发展定位,坚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理念,通过体系构建、机制创新、煤炭保供等举措,系统性推进园区产业降本增效,为企业竞争力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全链条擦亮服务名片。码头公司聚焦客户全流程体验,通过数字化赋能线上流程与三大中心协同,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中枢,实现全链条服务闭环。线上流程方面构建港口生产业务系统,业务办理环节涵盖业务受理、票货定义、海关放行查询等,业务生产调度自动生成计划与指令并实现全链条线上闭环;生产作业组可视化驱动精准调度、移动化协同消除信息差;费用结算系统自动生成账单并联动开票;口岸通关与“单一窗口”平台直连、客户一键办理货物提离通关,自动推送运抵报告、理货报告及装卸船动态数据。
线下配套建立三大中心形成服务支撑矩阵,“业务中心”服务市场端,集成业务洽谈、办单受理、费用结算及投诉处理,实现客户服务“只进一扇门”;“调度中心”服务生产端,集远程操控、总调、应急指挥等于一体,实现计划调度一体化、生产数据可视化、应急指挥集中化、风险预警提前化,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成本中心”服务结算端,精准核算作业数据,高效完成劳务费用结算,保障生产运营的财务流程顺畅。通过线上流程与线下中心的深度协同,港口构建起覆盖市场、生产、结算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有效提升货物进港装卸和进出口通关效率80%,保障口岸船舶通关顺畅,实现服务链条无缝衔接,擦亮“一流服务”名片。
构建“三化”服务机制,全方位打造服务标杆。聚焦客户全流程体验,从服务质效与保障入手,以标准化筑基、定制化增效、人性化润心,打造港口服务新范式。标准化筑牢服务基准线,通过“阳光价格公示”“重大价格调整沟通”等机制实现服务透明化;推行“一岗窗口式通办”提升物流周转效率;启动内控体系优化,2024年形成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手册与可视化流程图,2025年将推进物流服务标准化认证,以规范流程压缩客户时间与物流成本。
定制化延伸服务价值链,创新实施“一企一策”专属方案,提供涵盖价格优惠、专属资源保障、特殊时段应急支持等全链条定制服务,实现全周期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人性化升华服务温度感,创建“首问负责制”售后服务,推行“作业现场投诉当班办结”,建立10分钟极速响应投诉机制;打造“暖心驿站”为货代、司机等群体提供生活便利,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细节;同步出台的《2025年服务十件实事》聚焦员工与客户双满意,以双向赋能增强服务温度。
提升“四维”服务质效,全要素构建服务功能。港口输煤系统以“量、质、效、价”四维突破服务能级再增长。全年服务临港产业吞吐量750万吨,港产融合度达80%,其中煤炭保供量达680万吨,占据园区中星、盛虹等四大主力用煤企业需求总量的83%,全年为盛虹炼化提供稳定中转煤源100万吨,充分发挥战略物资储备调蓄功能。构建“全封闭+智能化”输煤栈桥绿色输送体系,全封闭栈桥24小时作业,避免暴雨侵蚀、运输抛洒损耗等情况。螺卸式卸船机与全封闭输煤栈桥协同作业,5万吨级煤炭船38小时内可实现“船到厂”接卸运输完成,同比提升29.5%,创下船舶在泊时长45.2小时的行业新纪录。严格落实“降本增效、让利于企”政策,通过“量价互保”机制与收费标准下调,2024年累计为园区企业让利超1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