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连云港徐圩新区,发展的热浪与改革的脉搏同频共振。蒸汽管网互联互备工程加速推进,海上管廊确权登记创下全省先例,清洁能源供热项目蓄势待发……作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的“能源动脉”和“服务引擎”,洋井集团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浪潮中稳步前行,以一场从“大建设”向“大运营”的系统转型,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党建引领,筑牢改革根基
洋井集团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抗日山烈士陵园、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徐圩新区区史馆等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优化党委前置研究清单、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集团治理体系更加规范高效。党组织在班组建设、技术攻关、新业态拓展中发挥先锋作用,“三联机制”“车轮党建”等创新实践,成为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布局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面对产业结构依存度高、能源供给趋紧等挑战,洋井集团以战略眼光加快布局前瞻性产业。积极参与连云港市战新基金,设立新区首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推动“LNG+管道气”双气源格局建设,打造智能化工厂和智慧管廊系统;实施合成气综合利用、燃机示范基地等重大工程,增强园区能源保障能力。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净利润1.19亿元,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中有进。
创新驱动,释放发展动能
洋井集团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育,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围绕VOCs高效治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等园区产业单位密切关联的事项开展课题攻关。通过“花果山英才计划”吸引高端人才,落实差异化薪酬激励,打造专业化铁军队伍。在管理机制上,推行“四定”改革,优化考核体系,强化业绩导向,激发内生活力。
降本增效,服务区域发展
洋井集团坚持“降本—让利—增效”良性循环,通过技改降耗、天然气阶梯定价、管廊精细化运营等方式,上半年为园区企业节约成本约1.19亿元。其中蒸汽成本下降约22元/吨,管廊租赁费用压降近千万元,真正让利产业、优化环境。在金融方面,集团授信储备超百亿元,主体信用评级为AA+,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提升,债务结构持续优化,带动综合融资成本显著下降,为可持续发展夯实财务基础。
展望“十五五”,擘画新蓝图
面向未来,洋井集团锚定“成本领先的物料能源供应商、模式领先的产业链服务集成商、生态领先的绿色发展运营商”定位,启动实施“432”战略。一幅资产规模持续壮大、营业收入持续提升,服务能级不断增强、发展质量稳步优化的奋进画卷正徐徐展开。洋井集团正以昂扬的实干之姿,继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