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连宿高速公路项目是江苏省“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横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华中地区至“一带一路”桥头堡连云港的出海第二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后,连云港至宿迁最快只需1个小时10分钟,对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提升路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能力,改善连云港徐圩港区和新机场集疏运条件,促进沿线城镇化和产业园区开发,进一步完善苏北东西向高速公路网,对苏北腹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2.主要内容
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已列入省政府《2020—2022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三年滚动推进计划》(苏政办发〔2020〕4号)。路线起自徐圩新区方洋路与228国道交又处,向西经东辛农场、同兴镇、下车镇,下穿青盐铁路和连镇客专,经仲集镇,止于灌云县小伊乡与长深高速公路交叉处,路线全长约40.7公里。项目总投资估算87.42亿元。其中,徐圩境内17.74公里,估算投资约36.53亿元;海州境内1.19公里,估算投资约1.71亿元;灌云境内21.72公里,估算投资约49.18亿元。
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7米,分离式路基(下车至仲集段下穿青盐铁路和连镇客专)宽度2X13.2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全线设置徐圩、东辛、灌云东(枢纽)、仲集南、小伊(枢纽)5处互通式立交,其中小伊枢纽实施一期工程部分;设置主线收费站和服务区(含加油站)各1处。同步建设必要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实施方式
3.1必要性论证
连宿高速公路起于连云港徐圩港区,途径灌云县、沭阳县,终于宿迁市区,自东向西串联G15沈海高速、G25长深高速、G2京沪高速和S49新扬高速四条纵向高速公路,是区域重要的横向骨干路网之一。
从“一带一路”倡议角度,连云港市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是江苏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连宿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加强连云港和内陆之间的沟通,促进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功能的发挥。
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角度,连宿高速公路位于淮海生态经济带的北部淮海经济区和沿新长铁路城镇发展轴上,其建设有利于推动北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促进连云港、宿迁两个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集聚发展、互动合作,同时支撑沿新长铁路城镇发展轴的建设。
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角度,连宿高速公路作为“三纵六横”沿海地区骨架公路网络,其建设不仅完善了沿海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助力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出海门户和区域性国际枢纽的建设,同时将增强连云港对灌云、沭阳以及中西部腹地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互动并进。
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角度,江苏省城镇布局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紧凑型”城镇空间结构,连宿高速公路位于沿东陇海城镇发展轴的南侧,串联了连云港、宿迁,并可继续向西辐射安徽省北部地区,与连霍高速公路共同组成东陇海走廊,助力全省新兴工业化地区的打造。
从连云港、宿迁城市发展战略角度,连宿高速公路的建设策应了连云港“以港兴市,与苏北地区共建大港城”的发展战略,同时策应了宿迁心东融沿海”的总体发展方向。
同时,公路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和运营期间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项目不仅在建设期间为当地居民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公路开通后还将为当地居民提供很多间接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者的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
3.2可行性论证
项目建设投资具有合规性与项目成熟度,根据《关于同意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18〕98号),2035年我省将形成“十五射六纵十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6666公里。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作为新増的横向高速公路,是规划“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中的“横三”,编号为S16。项目2020年已取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苏发改基础发〔2020〕961号)。根据连云港市政法委备案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审表,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级为低风险级。
3.3公益性论证
(1)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及建设内容: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路线起自徐圩新区方洋路与228国道交又处,向西经东辛农场、同兴镇、下车镇,下穿青盐铁路和连镇客专,经仲集镇,止于灌云县小伊乡与长深高速公路交叉处,路线全长约40.7公里。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27米,分离式路基(下车至仲集段下穿青盐铁路和连镇客专)宽度2X13.2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2)专项债券资金形成的公益性资本支出具体包括:全长约40.7公里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徐圩、东辛、灌云东(枢纽)、仲集南、小伊(枢纽)5处互通式立交,主线收费站和服务区(含加油站)各1处。
3.4收益性论证
(1)专项债券资金需求合理性:该项目符合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债券申请额度与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匹配,债券资金到位后可尽快使用,有助于推动项目提早完工。(2)项目自身收入、成本、收益预测合理性:项目主要收入为车辆通行费收入和服务区服务收入,主要成本为公路运营期的公路养护费、营运管理费、大修费用、税费等。经过财务评价,按照项目周期测算,项目预期收益能够合理保障偿还债券本息,能够实现项目收益和融资自求平衡。
4.资金投入
项目资本金投入52.45亿元,由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投入36.72亿元,连云港市政府投入15.74亿元。根据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第41号,连云港市出资部分15.73亿元由市本级、徐圩新区、灌云县共同承担,其中徐圩新区部分由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出资4.61亿元,资本金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券筹集4.55亿元,剩余0.06亿元由财政预算安排。截至2023年底,该项目使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3.9亿元,财政预算资金0.0552亿元,总投资合计3.9552亿元。
(二)绩效目标
1.项目总体目标
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徐圩部分)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竣工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
2.阶段性目标
2023年,连宿高速公路一期全线征地拆迁及软基工程圆满收尾,路基、桥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创成市级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省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
二、评价情况
(一)项目特点分析
本项目路线起自徐圩新区方洋路与228国道交又处,向西经东辛农场、同兴镇、下车镇,下穿青盐铁路和连镇客专,经仲集镇,止于灌云县小伊乡与长深高速公路交叉处,路线全长约40.7公里。项目总投资估算87.42亿元。其中,徐圩境内17.74公里,估算投资约36.53亿元;海州境内1.19公里,估算投资约1.71亿元;灌云境内21.72公里,估算投资约49.18亿元。建设任务繁重、涉及范围广、资金投入大、项目进度、安全、质量和投资管理要求高。
(二)评价思路方法
通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将预算绩效融入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在绩效评价体系设置上,重点突出预算执行监控、产出成果、效益发挥;在绩效监控上,重点关注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管理;在结果评价上,重点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满意度,确保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安全高效,项目管理科学有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挥明显。
(三)评价工作情况
本次评价主要围绕过程、产出两个方面开展。过程方面:资金到位率、资金执行率、项目收益合理性和资金使用合规性等均完成年度指标值,管理制度健全、制度执行有效。产出方面:项目实际完成率、质量达标率、完成及时性均达到年度指标值。因该项目处于建设期状态,2023年度绩效考核无法在效益方面和满意度方面开展,待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开展该部分考核工作。
(四)绩效评价结论
本项目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完成了项目建设,项目的安全、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合理,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严格执行相关制度,项目2023年度绩效自评得分为满分。
三、项目绩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对项目绩效自评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首先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提高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积极做好绩效自评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对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绩效目标编制,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是对项目建设过程一次很好的总结和梳理,为后续项目建设管理和专项债发行工作提供参考。
(三)强化绩效目标跟踪分析,规范和改进项目管理。通过项目实施前、中、后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绩效目标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绩效工作机制;揭示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规范项目实施。
四、相关信息。见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