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圩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围绕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创新环保管理模式,深化减排工作,助力重大产业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
一、环境质量状况
2024年,徐圩新区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善后河闸、烧香北闸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Ⅲ类标准,近岸海域点位考核达标,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一)大气环境质量
依托9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补充特征污染物手工监测。评价指标涵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等基本污染物,氨、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非甲烷总烃、苯、对二甲苯等特征因子。监测结果表明,各基本污染物日均值、年平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2024年新区PM2.5年均值为23μg/m3,同比降低4.2%;空气优良率88.3%,同比提高1.5%,环境空气质量呈改善趋势。
(二)水环境质量
1.地表水方面。国考断面善后河闸年均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新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烧香北闸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烧香河桥省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新区其他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地下水方面。布设5个地下水环境监测点进行例行监测分析,受海水侵蚀土壤盐碱化、围填海及海相沉积环境的影响,总硬度、溶解性固体、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碘化物、硫酸盐、钠等指标为Ⅴ类水质标准,其余指标均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
(三)海洋环境质量
新区近岸海域5个考核点位中,春季考核监测JSH07007、JSH07015点位为三类水质,其余点位均达到优良水质目标,点位达标率为60%;夏季和秋季考核监测点位水质均为优良。
(四)土壤环境质量
布设11个土壤监测点位进行例行监测分析,各监测点监测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
(五)声环境质量
布设9个噪声监测点监测分析,各监测点昼夜噪声均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良好。
二、措施与行动
(一)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加强道路扬尘管控,开展机械化清扫及道路湿法作业,有效抑制PM2.5浓度;开展企业异味问题排查,有效提升异味管控水平;开展移动源治理,加强重型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入户抽测,严查“冒黑烟”行为,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印发实施《徐圩新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
(二)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详查、闸门卫士等手段,加强水质预警和排口监管;成立畜禽养殖巡查专班,定期对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巡查,降低畜禽粪污对环境的影响;加强辖区内入河(湖)排污口排查及溯源工作,完成50个入海排污口的溯源及整治;持续推进海洋垃圾治理,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净滩活动。
(三)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印发实施《徐圩新区2024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园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隐患排查“回头看”,推进石化基地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评估及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试点,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