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徐一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强势启动徐圩新区开发,打造沿海开发新平台,坚持港产城一体化开发,按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的要求,整合徐圩新区发展资源,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0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的徐圩新区已经站在了江苏沿海开发的最前沿!
迅速编制完成徐圩新区各项规划,全面启动“四纵三横两河一馆一塔”基础设施建设,签订7项产业项目合作协议……经过徐圩新区全体同志8个多月的团结拼搏、日夜奋战,沉寂多年的茫茫盐滩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日,记者专程来到徐圩新区进行采访,实地感受这里开发建设的壮观场景。
昨天:用执着和奉献奏响发展强音
徐圩新区,位于我市城区东南部,是港城“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和“一心三极”城市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290平方公里,海岸线34.9公里。2009年3月5日, 市委召开常委议港会,作出了加快港口发展、全力推进徐圩片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决策,港城潮声不息的沿海开始了新一轮的开拓。
2009年5月4日,一支100余人的施工队伍开进了这片“荒原”,一场战天斗地的奋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在港城人的记忆中,徐圩新区所在地是一片荒凉的盐滩,河沟与盐田相互交汇,芦苇和海草共生,仅仅隔着一条海堤公路的大海时常会用自己的涛声提醒人们,两者的距离是如此的“亲密”。
在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建设成果?带着这样疑问,记者来到了徐圩新区建设者的身边,从他们的讲述中去体会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姜立学是市卫生局到徐圩新区的挂职干部,2009年4月中旬就来到了徐圩。作为最早到徐圩的一批人,他先后在投资促进部、服务中心、办公室、拆迁办工作。“最初的那段日子,我们每天早上6点30分起床,晚上7点30分能回到家里就算是早的了,很多同事每天都工作14小时以上。” 姜立学回忆道:“刚来时,徐圩新区还是一片盐田,下海堤后的路全是泥巴路,车都没法走,到晚上只要那个地方有点亮光,苍蝇、蚊子就会铺天盖地涌过来。在生活方面,水是从外面拉来的,快餐公司因为嫌地方远,不愿意送盒饭,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同意给送。有时晚上加班太晚,快餐公司关门了,工作人员只好干吃泡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8个人吃3盒泡面。”
在投资促进部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埋头整理文件的刘晶晶。去年4月份,她刚生完孩子,随着江苏沿海开发号角的吹响,她没有心思去享受做母亲的幸福,6月份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刚满月不久的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孩子已经睡熟了。去年4月29日,徐圩新区办公室主任王兴化的爱人被摩托车撞伤住进了医院,这时他本应陪在妻子身边的。然而,那段时间正是徐圩新区规划的中期评审阶段,作为办公室主任,他早已忙得“连轴转”,既要负责接待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领导和专家,又要负责协调评审会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每天一直忙到深更半夜,他才有点时间来到妻子身边。
在徐圩新区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许多这样的感人故事,但没有听到徐圩人一句抱怨的话,他们都把吃苦当成了奉献。在这片新开发的土地上,“坚韧、尽责、高效、创新”已成为了每位成员的共识,这也铸成了一种新时代的徐圩精神!
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短短8个月时间, 徐圩新区编制完成了发展战略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了总体规划,完成了高新区和产业启动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开展了核心区城市景观设计和区域规划环评等工作。2009年10月18日,以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为核心,徐圩新区全面启动了“四纵三横”基础设施保通工程,工程总造价约11.4亿元,公路总里程42.5 公里,预计今年上半年所有道路实现贯通,为徐圩港区航道、码头起步工程及产业项目入驻创造条件。
今天:强势打造江苏沿海开发主战场
“徐圩新区是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战略要地,是汇聚东中西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和承接重大临港产业项目的重要载体,作为全市重点片区之一,当前正在强势打造江苏沿海开发主战场。”市政府秘书长、 徐圩新区管委会主任石海波如是说。
面积约27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徐圩新区的核心功能区,将布局公共服务、东中西合作平台、高新技术研发等功能,其中1. 5平方公里的云湖核心区则是核心功能区中的核心部分。它是徐圩新区率先启动开发的重要功能区,奠定了未来徐圩新区发展的主基调;它将是未来东中西合作的机制创新平台、政策推动平台、区域协调平台与合作实践平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站在云湖的中心位置时,放眼四周,黄色的挖掘机2、3台一组在上下左右地旋转着,泥土被叉斗从地上铲起,倒在蓝色运输卡车里,卡车则在工地上不停地来回穿梭着,在工地的一角,挖出的泥土已经堆积的像座小山。工程建设部项目现场负责人相入兴告诉记者:“云湖于2009年11月中旬开工,每天都有40台挖掘机、300台运输卡车、400个左右的工人在工地上施工,每天能出2万方土,土方工程将于今年3月底完成,随后全面启动绿化和防护施工工程。”
三块10米多高的展板竖立在云湖工地现场,上面是一幅云湖的建设规划图,展示着云湖美好的未来。管委会副主任胡银宝表示,在今年开工建设徐圩大道、港前大道、纵五路等道路工程基础上,我们还将投资5.7亿元,着力拓展横五路、横四路、云湖北路与外围路网的衔接,大力推进南复堆河、中央河、张圩河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徐圩新区不日将具备高新技术产业的承载条件。
石海波表示,临港重大产业是徐圩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也是徐圩新区打造江苏沿海开发主战场的关键。为了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徐圩新区把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入驻作为徐圩新区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该区正在重点推进226省道北延段、徐仲路、中通道建设,力争今年8月份区内主要道路实现保通,为30万吨级航道、码头起步工程建设及中石化布局原油储备项目创造条件。在加快产业启动区配套设施建设方面, 18平方公里产业启动区内部道路已全面开工建设,正在同步启动水、电、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能够满足近年珠江钢管、大型钢结构等项目和2平方公里共建园区的开工建设需求。
“当…当…”2009年10月29日,一遍又一遍的钟声在寂静的深夜里回荡,徐圩新区投资促进部的司广志、王艳玲等人依然在上海皇家艾美宾馆里忙碌着,为了明天的徐圩新区开发建设恳谈会,他们已经连续奋斗了好几个夜晚。然而,对于这样昼夜奋战的场景,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慢慢习惯了,据介绍,在拉开招商序幕的短短几个月里,徐圩新区招商人员的足迹已经遍布广州、上海、浙江等十多个城市。为了招引更多的大项目落户,徐圩新区积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重大项目招商活动,在前期完成炼化一体化、钢铁、装备制造、IGCC、现代港口物流等主导产业专项研究基础上,通过上门走访和联谊恳谈等方式,与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对接,与20家驻沪的世界500强企业、10余家央企建立了联系,达成合作意向60多个,成功签订7项合作协议,今年将有6个左右项目开工建设。
明天:打造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迷茫的,没有远期发展目标的园区也不例外。那什么是徐圩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徐圩新区未来发展的落角点将定位何方?
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探索实践区域合作发展新路径。记者了解到,徐圩新区将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深水港口,依托陆桥经济带,面向东北亚,融入长三角,服务中西部和淮海经济区,构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打造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徐圩新区开发服务中心蔚蓝色的彩钢瓦屋顶仿佛和不远处的大海融为一体,在现场指挥部展示大厅正中央摆放着一座展现徐圩片区高起点、新视野、新手笔的沙盘模型,记者很明了地看到徐圩新区规划的“一核、两轴、七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据解释,“一核”是云湖核心功能区;“两轴”分别是沿226省道的产业轴和沿纵六路形成的城市轴;“七区”分别是徐圩港区、石化产业区、钢铁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综合物流园区和综合产业园区。
在不远的将来,徐圩新区将拥有深水组合大港优势、临港产业用地空间优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优势、保税物流等开放载体优势、东中西互动合作平台的功能优势,一个崭新的、国际化的徐圩新区将崛起于中国东部黄海之滨!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