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新区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负责承接江苏省沿江石化产业转移项目,近年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建和引入不少化工、石化项目。针对新建企业多,企业对落实主体责任“干什么”“怎么干”不明确以及衡量是否落实标准不清晰、缺乏有力抓手等情况,徐圩新区探索构建危化品企业主体责任量化评估体系,通过明确评估标准、常态组织评估、配套奖惩措施等方式,有力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
紧盯关键少数 建量化评估清单
“量化评估细则很详细,既明确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应该做什么,也给出了具体的衡量标准,让我们在日常履职时有了强有力的抓手。”日前,说起主体责任量化评估工作,连云港鹏辰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李卫表示。
李卫所说的量化评估细则,是《徐圩新区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量化评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合规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双重预防机制建立与运行、工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等10个方面明确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80项重点任务,并逐条明确检查内容、法律依据、评分要点等。
“抓安全生产工作,关键要抓住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徐圩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朱文凯介绍,新区危化品企业大都是2021年以后建成的,正式投产运行时间较短,不少企业对落实主体责任具体“干什么”并不清晰。在系统梳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现行强制性标准规范等制度文件基础上,去年5月,该局推动徐圩新区管委会印发《暂行规定》,配套印发量化评估细则。
“紧盯关键少数,我们在量化评估细则中清单化列出了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16条’,并要求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分管负责人、各专业部门、车间、班组。”徐圩新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红来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量化评估细则还专门增加了员工安全绩效分配占比不低于工资总额20%、安全管理人员待遇不低于其他岗位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费用年度结余不低于5%等要求。
专家核查评估 力破深层次矛盾
为用好量化评估这把“尺子”,徐圩新区应急管理局每年2次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核查评估。
“核查评估不只停留在问题隐患本身,更多是从问题原点出发,向上追溯至制度规程、资源配置、管理职责、人员能力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姜红来介绍说,徐圩新区专门聘请国家级专家成立评估小组,采取现场检查、资料审查、沟通访谈、能力测试等多种方式开展核查评估。
“核查评估结束后,专家从特殊作业的事前风险辨识、监护人员培训、安全措施确认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宝贵建议。现在,企业作业票的完备性、完好性、完整性全部达到100%。”谈到专家入企核查评估带来的帮助,中化连云港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杨东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了解到,核查评估工作开展以来,徐圩新区应急管理局已向15家参与评估的企业反馈专家意见710余项,为每家企业均提供一份个性化整改提升建议。在今年开展的核查评估工作中,该局将尚未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6家试生产企业纳入量化评估检查范畴。
针对核查评估发现的安全风险大、管理相对薄弱领域,徐圩新区坚持“小切口、抓关键”,逐一攻关破题,相继部署开展工艺报警管理、变更管理、检维修承包商管理、常压储罐管理等多个专项治理提升行动。
分级差异监管 激励约束双驱动
“多亏了A级企业这个金字招牌,我们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了项目备案证,徐圩新区应急管理部门还第一时间协调上级部门如期完成了项目安全审查。”日前,江苏思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主要负责人兴奋地说,得益于“落实主体责任A级企业”这一称号,其项目审批备案享受了绿色通道。
徐圩新区以专家核查评估为基础,根据评估分数高低,将企业分为A、B、C三个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比如,将连续两次量化分级为A级的企业纳入检查“白名单”,更多采用线上抽查等非现场监管方式,同时给予企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总监表彰奖励等激励措施。
“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量化分级被评为C级的企业,我们将其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预警,实施‘一对一”指导帮扶。”朱文凯表示,该局将每一轮核查评估结果发函通报给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出资人和集团总部,倒逼企业领导层重视安全生产;同步将量化分级情况推送至经发、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与政策兑现进度挂钩,对量化分级为C级或降为C级的企业,徐圩新区将暂缓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和项目审批工作。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