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虹石化跃升全市首个千亿集团
2022年12月28日,盛虹石化集团在徐圩新区投资单体最大的项目炼化一体化实现全面投产,2023年完成工业产值927亿元,截至目前,盛虹石化产业集团在徐圩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401.7亿元,盛虹炼化、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23个石化项目已陆续建成投产,2023年盛虹石化产业集团完成工业产值1226.1亿元,成为全市首家千亿产业集团。
二、工业产值首次破千亿
新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0亿元,落地实施重大产业项目36个,总投资超4500亿元,形成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三大石化产业集群,先后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等6张国家级名片。2023年,以盛虹炼化为代表的一批石化龙头企业满负荷生产,推动新区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812亿元,徐圩新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工业产值破千亿工业园区。同时,在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2023中国化工园区论坛中,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在全国643家重点化工园区中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排名第14位。
三、石化产业基地风险等级评估得分排名全国前列
高起点构建国内领先的安全环保管控体系,经过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投入和大力度整治,园区整体安全风险不断降低,防控能力水平逐步提升;高标准引入专业技术人才,累计引进石化、新材料、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人才2.5万名,园区从事安全监管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覆盖率超过98%。2023年12月,经应急部专家组最终评估认定,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安全风险评估得分为93.125分,在2023年度全国化工园区风险等级评估中排名前列,园区风险等级为D级(较低安全风险等级)。
四、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2023年12月,徐圩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成为省内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化工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新区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提升行动,以生态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创新为保障,将环境绩效指标与经济社会指标并列,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制造向“绿”而行,大力推进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化发展,将技术赋能降碳增绿,坚持“一流”标准开发建设,确保装置开车即能效先进、碳排放先进,以发展“含绿量”提升产业“含金量”,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成功举办马拉松赛等系列品牌推广活动
成功举办“盛虹杯”2023连云港·徐圩马拉松赛,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700余名选手参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举办2023连云港国际石化商贸大会和2023(第四届)中国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大会,自主研发的智慧管廊平台首次亮相;推出新区首部大型情景报告剧《再一次出发》,生动展现了石化基地重大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成功举办“青年新游记·相约花果山”兰州专场高校行推介会,与兰州大学共建引才工作站,组织49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参加专场招聘,提供近2000个岗位,推动全年新增就业3410人。
六、获批全国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园区
2023年3月,国家工信部正式公布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徐圩新区荣获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园区试点示范,是江苏省内唯一的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园区。今年,新区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赋能中心推进新区“智改数转”工作,推动连云港石化、虹洋热电、东港能源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连云港石化获评省级5G全连接工厂,中星能源等8家企业获批市智能制造车间,着力提升园区企业智改数转水平。
七、宝通镍业破产重整成功
该破产重整案件是连云港市史上资产和负债金额最高的破产重整案件,被江苏省高院评为2023年度全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债权近50亿元,债权人超200家。徐圩新区深入践行“府院联动”机制,坚持以政策支持为导向,确立产业转型重整思路>,统筹协调解决项目招引、税务处理、土地解抵押、排污指标交易等复杂棘手难题,历经3年多,最终实现临港化工物流仓储重整投资项目顺利落地和债权人债权的有效清偿。重整后将对现有土地、厂房、办公楼进行改造和再投资,建成服务石化产业发展的多式联运、化工仓储、检维修配套服务区,并充分发挥集疏运区位优势,为石化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八、圆满完成土地置换工作
随着新区产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2023年6月,总投资257亿元的卫星化学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需用地3500亩,拟选址市城建控股集团和市交通控股集团持有的位于石化基地的4000亩融资地块,土地置换面临资金、解押、税费等多项难题。为确保项目年内顺利开工建设,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新区制定土地置换具体工作方案,梳理明确33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节点及责任单位,积极对接协调多个上级部门和单位,传好工作和资金“接力棒”,严格按照工作方案推动土地置换顺利完成,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在全市率先破解了融资土地“装得进去、退得出来”的难题。
九、国有资本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
积极推进新区绿色金融创新,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石化产业基地绿色发展重要作用。国有资本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方洋集团成功发行江苏省首单“一带一路”专项公司债券、连云港市首单绿色公司债券(获上交所重点宣传)和首单权益型公司债券,全年公司债券创新净增量规模位列全省第三,成功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和BBB国际评级;洋井集团完成股权结构优化设计及调整,获得资本市场充分认可,取得AA+主体信用评级和境外BBB+国际评级;港控集团业务发展前景获得外部评级机构的高度认可,取得AA+主体信用评级。
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运营成效显著
增量配电网已安全运行1491余天,最高负荷达1037兆瓦,2023年转供电量达80.17亿千瓦时,实现营收46.82亿元。试点项目着力推进“易快好省”品牌服务,累计为企业减免高可靠性费用1830万元,补贴需求响应及深谷电价720万元,协助产业参与市场化交易获得电费让利8500万元。圆满完成盛虹炼化单电源保供及年度“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电力保供工作,入选2023年度连云港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示范企业名单,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