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3269453/2021-00287 | 分 类 | / 通知 |
发布机构 | 徐圩新区 | 发文日期 | 2021-09-25 |
标 题 | 关于印发徐圩新区应对极端气候能力提升方案的通知 | ||
文 号 | 示范区委〔2021〕153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经党工委会议研究,现将《徐圩新区应对极端气候能力提升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工作委员会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管委会
2021年9月25日
徐圩新区应对极端气候能力提升方案
近年来,超标准暴雨、暴雪、极寒、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呈逐年增多趋势,给经济发展、城市运转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经查阅相关资料,我市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小时雨量为155.6毫米,出现在2015年8月7日海州区苍梧绿园气象站;最大单日雨量为453.6毫米,出现在1985年9月2日西连岛气象站;最大过程雨量为503.9毫米,出现在2000年8月28日-31日灌南城区气象站。为进一步提高新区应对极端气候的抢险救灾能力,提升石化基地本质安全水平,制定本方案和相应任务清单(详见附件1)。
一、迅速提升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抢险救灾能力
(一)设备采购。10月底前,由连云港徐圩城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圩城建”)自筹资金紧急购买大流量排水车、移动电源泵车、管道疏通车、除雪车等一批应急排水、管网维护、融雪除雪装备(详见附件2),将新区的应急排水能力提升至1.5万立方米/小时,除雪能力提升至12万平方米/小时,保障极端暴雨、暴雪条件下重要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道路畅通。设备采购到位后,由应急管理局与徐圩城建签订为期5年的救援服务合同,服务费用(含设备折旧、救援演练、救援人员、设备维保、油料保障等)纳入新区财政预算,根据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按实支付。(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建设局、徐圩城建)
(二)队伍建设。10月底前,由186大队完成专业应急抢险队伍组建,定期开展应对极端气候的抢险救灾实战演练,12月底前具备熟练使用专业设备、妥善处置极端雨雪天气等自然灾害的能力;10月底前,由徐圩城建牵头成立一支15人的专业养护管理队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专业操作人员10人,专职负责新区雨水管网的巡查、养护、疏通、维修工作,保障新区建成管网正常运行。(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建设局、186大队、徐圩城建)
(三)制度建设。9月底前,由建设局会同徐圩城建编制出台新区地下管线规划建设、交叉施工流程、市政设施保护管理等相关规定,建立考核处罚机制,进一步规范影响地下管网安全的施工行为。(责任单位:建设局、徐圩城建)
二、立即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石化基地防洪排涝标准提升研究
10月上旬,由建设局完成专业机构招标,委托其梳理新区防洪除涝规划和石化基地雨水专项规划,对新区现有防洪排涝设施进行能力评估,并根据我市超标准降水历史极值建立水力模型,定性定量分析不同规模降雨对石化基地的影响,科学研究制定石化基地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标准和系统能力提升方案。12月底前确定提升后的设施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提升后标准”),2022年2月底前完成系统能力提升方案。(责任单位:建设局、河湖水利办)
三、提高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公共场所等险工险段险点防灾能力
(一)提升应急能力。9月底前,由各权属单位迅速对新区地下管廊、水厂、变电站、燃气、蒸汽、铁路下穿涵洞、产业服务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消防站、医院、公共建筑地下空间等11处重大基础设施、5处重要公共场所开展防洪排涝能力自评,补齐防汛物资,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应急体系运转良好。对于具备条件的改造提升工程立即启动建设,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相关设施、场所能正常运转。(详见附件3)。(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建设局、各权属单位)
(二)实施提标改造。由各权属单位依据提升后标准进行防洪排涝能力评估,“一企一策”制定改造提升方案,2022年5月底前扩充应急物资储备,完成防洪排涝相关设施改造,从根本上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公共场所的防灾应急能力。(责任单位:建设局、应急管理局、各权属单位)
四、立即消除斯尔邦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内涝隐患
(一)由徐圩城建以集中组织建设的形式完成斯尔邦东侧、北侧合计约2.5公里的排水沟开挖,连通苏海路排水涵洞,增加斯尔邦北向排水通道。(责任单位:建设局、徐圩城建)
(二)由徐圩城建以集中组织建设的形式委托专业管道疏通队伍,10月10日前完成石化二道人非共板下2根雨水管道及港前大道东侧2个、苏海路东段2个排水涵洞的清淤疏通。(责任单位:建设局、徐圩城建)
(三)由洋井集团10月20日前完成石化二道人非共板北侧雨水管道清掏疏通,全面恢复石化二道东向排水能力。(责任单位:建设局、洋井集团)
(四)由洋井集团负责1号应急事故池西侧0.5公里排水沟和荣泰西门临时排水涵洞建设,12月底前全面建成。(责任单位:建设局、洋井集团)
(五)由洋井集团以集中组织建设的形式建设荣泰南门临时排水涵洞,实现新复堆河与深港河的连通,12月底前全面建成。(责任单位:建设局、洋井集团)
(六)由徐圩城建以集中组织建设的形式委托专业机构,2022年5月底完成新区所有雨水管网的排查疏通和损坏维修工作,同时完善管网图纸、养护台账、管养制度,实现雨水管网的规范养护。(责任单位:建设局、徐圩城建)
五、补齐排水设施建设短板
(一)市政排水设施方面。由江苏方洋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管理公司”)以集中组织建设的形式,依据提升后标准对现有市政排水设施分期分批进行改造。2022年5月底前完成G228以东区域的苏海路、港前大道、石化二道、石化三路等建设时间较早、周边容易积水、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年的雨水管道升级改造工作,2023年12月底前完成石化基地内其余部分的提标改造和空白区补建工作,实现排水设施高标准、全覆盖。(责任单位:建设局、工程管理公司)
(二)产业专用排水设施方面。
1.由项目服务组做好督促,确保斯尔邦、盛虹炼化、公用工程岛等产业项目专用排水通道于2021年12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建设局、项目服务组、各建设单位)
2.由建设局加强服务指导,对新荣泰、盛虹炼化、虹港石化、连云港石化等产业项目的专用排水设施进行排查评估。督促运行状态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于2022年5月前完成整改;建设标准不满足石化基地雨水专项规划和提升后标准的,于2023年5月前完成整改。(责任单位:建设局、项目服务组、各建设单位)
(三)推动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由建设局委托徐圩城建负责雨污水管网和易涝点的监控、液位、流量监测设备安装。其他管线权属单位针对自有管网特性安装管线运行状态监测设备,并将监测数据接入智慧管网系统平台,发挥石化基地智慧管网系统平台的监测预警功能,实时掌握各类管线的运行状态,有效防范施工破坏、管网泄漏、积水内涝等问题发生,2023年12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建设局、智慧办、方洋集团、洋井集团、各权属单位)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由建设局牵头,抽调河湖水利办、方洋集团、洋井集团、186大队相关专业人员,组建市政管网建设维护和交叉施工管控专班,加强统筹协调管理,系统推进方案各项任务落实。制定交叉施工工作流程,严格交叉施工审批和监管,定期会商研究交叉施工方案、科学安排项目施工时序,解决相关工程施工对雨水等市政管网及附属设施破坏等突出问题。
(二)制度保障。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要依据本方案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责任人、细化节点任务,定期向工作专班报告任务进展,对于推进工作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纪工委监察室约谈通报。
(三)经费保障。产业项目、国有企业自建项目的改造提升费用由企业自筹;产权属于新区政府的设施、场所改造以集中组织建设形式委托相关单位实施,费用由新区财政局根据投资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文件下载:关于印发徐圩新区应对极端气候能力提升方案的通知.pdf
解读链接:http://www.xwxq.gov.cn/xxxq/xwxqzcjd/content/ce159830-1497-4ad1-8bc2-c967d5fa0f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