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63269453/2021-00197 | 分 类 | / |
发布机构 | 徐圩新区 | 发文日期 | 2021-06-30 |
标 题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装置机械交工 | ||
文 号 | 无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有效 |
6月30日上午,我市举行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装置机械交工仪式。市委书记项雪龙宣布项目机械交工。市长方伟讲话。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市领导胡建军、黄远征、石海波,徐圩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厚峰参加活动。
本次首批交工的装置包括项目核心主装置常减压蒸馏装置、硫磺回收装置、石脑油加氢装置、IGCC联合装置(PSA单元),以及配套的原油罐区、公用工程系统、储运系统、环保装置和系统管线等工程。首批核心装置如期实现机械交工目标,标志着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为项目今年底投料试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方伟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装置机械交工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作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项目的如期交工,标志着“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我市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方伟强调,当前,全市上下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征程,开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装置的机械交工和早日投产达效,不仅可以为石化基地下游企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还可以大幅降低下游产业的物流成本,带动石油化工、新材料、纺织、电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对我市奋力崛起万亿级临港产业集聚带、打造东部沿海最具活力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盛虹集团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批复的项目立项可研报告,对照“四个世界一流”标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徐圩新区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履行好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服务保障企业等属地责任,扎实做好盛虹项目开工投料前的各项工作,确保一次通过、一次成功。
据了解,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原油加工能力达1600万吨/年,建成投产后,将刷新我国炼化项目单流程规模记录。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核心装置创下国内多个第一。其中,16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煤油加氢装置按照航空煤油和柴油两种工况设计,可根据成品油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产安排,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对二甲苯装置为国内首次引进两段式重浆化回收工艺,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单系列对二甲苯装置;项目还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国产工艺技术连续重整装置——350×2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实现了关键技术完全自主化。
该项目通过炼化和化工一体化发展模式,构建高端石化产业链,将原油“吃干榨净”,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石化行业资源利用率低、产业链分散、能耗排放高等问题。项目采用国际领先工艺技术,按照“多化少油、分子炼油”理念优化工艺流程,成品油收率远低于同行业,在芳烃、烯烃等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产品结构占比上,实现了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的大幅度跨越。项目投产后,将有效降低10%以上的基础原料进口依赖度,极大提升我国大宗基础化工原料自给率,为后续“延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作为连云港国家石化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实现80%以上的原料和产品在基地内互供,形成完整的高端石化产业链闭环,有利于扩大内需、降低石化行业国际市场依赖度,加速形成我国石化产业国际国内“双循环”大格局。